文/許婉琪(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


近年投資界與新創圈最熱點的討論,就是共享公共空間 WeWork 暫緩上市這個話題了。軟銀創辦人暨執行長孫正義坦承,軟銀以及旗下科技基金,因大量注資在 WeWork,創下軟銀史上的虧損紀錄。無獨有偶,2018 年,孫正義投了 77 億美金,取得了 Uber 15% 的股權。然而,上市首日,股價跌破發行價,市值僅剩 510 億美金。孫正義表示,自己做了錯誤的投資判斷。許多人好奇的問:孰令致之?


或許你會認為,當初亞馬遜、臉書等公司上市時,也都曾經歷長期虧損,日後才翻身。現在短暫的市值受挫與暫緩上市,不代表未來無法獲利。的確,現在賠錢的,未來也可能很賺錢,投資的成敗,不能只著眼於當前市值,還有進出場時機、經營管理的能力,甚至於產業未來性。如何回歸商業的基本面是關鍵。

 

 

過去,傳統金融投資標的之標準取決於對上市公司的估值方法,一般分為兩種:


一、自由現金流量貼現法(Free cash flow to the firm):自由現金就是可自由運用的現金流,將營運而來的現金流量扣減維持現有營運所需的資本支出和税金後之餘額。再將企業未來五~十年能賺得的自由現金流量,根據折現率,回推出現在的市值。只有具備高現金流量與成長率高的公司,才能得到高估值。但從折現率的角度看,這種方法不能反映企業靈活性所帶來的收益。也就是說,估算一家公司的價格,不是看這家公司過去多會賺錢,而是未來的賺錢潛力,亞馬遜就是經典的案例。


二、本益比法(P/E ratio):指的是股票價格與每股盈餘的比例,代表投資人針對一單位的盈餘所支付的股票價格。單位盈餘愈高,股票買進價格也愈高,因為公司未來展望好。本益比高其實不代表經營好 ,但它卻常被當作是衡量股價高低的標準,這是很危險的作法。



2018 年軟銀投資 2.4 億美元,一度讓 Brandless 估值一度衝高到 5 億,最近結束營業,又是一個活教材。軟銀最擅長的,就是將其投資的公司以大規模資金迅速搶下市占率,站穩市場地位。加上 Brandless 的兩位創辦人皆為創業界老兵,看起來是個穩妥的組合,卻慢慢走向凋零。Brandless 的失敗,與軟銀挹注大筆資金後,直接干預發展脫不了關係。


回顧這幾年,接受軟銀投資的公司,幾乎都走上同樣的不歸路。為了衝高營業額、擴張營運規模、搶下市占率,就算賠錢賣也沒關係。只要最終能壟斷市場,就能拉高市值,就能回收。從 Uber 到 WeWork 再到 Brandless,如出一轍 。


企業經營,有大筆資金挹注固然很好,但若因此扭曲了認知,走上了不適合的路,反而是得不償失。20 年前的 .COM 熱潮瀝瀝在目,讓許多初嘗金錢滋味的新創事業主迷失了初衷,最後迎來網路泡沫化。專注於成長和獲利,在商業模式中建立復原力,放長眼光,回歸基本面,方為永續之道。


(作者是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