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子孫注意,全台不動產等認領
根據規定,自繼承開始之日起逾一年未辦理繼承登記者,經地區地政機關查明後,應即公告繼承人於三個月內聲請登記;逾期仍未聲請者,得由地政機關予以列冊管理,因此各縣市政府陸續公告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的不動產。
新北市今年度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的不動產,總價值逾228億元,光是最精華的板橋區就佔了37.2億元,單筆最高便落在新板特區商業地段,價值6.7億元。
新竹縣今年度公告案件包括576位被繼承人、5461筆土地與129棟建物。根據公告土地現值計算,土地總價值已達46億元
彰化縣今年逾期未辦繼承登記的不動產共計有4593筆土地、144棟建物, 其中有一筆面積比一張A4紙還小的土地,面積僅0.01平方公尺(約0.003坪)竟然也被列入遺產逾期未辦理繼承登記的公告名單中,相當罕見。
--------------------------------------------------------------------------------------------------------------------------------------
營利事業出售持有未滿3年之股票交易所得全額計入基本所得額
為鼓勵營利事業長期持有股票,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7條第3項規定,營利事業於102年度以後出售其持有滿3年以上屬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之股票者,於計算其當年度證券交易所得時,得減除其當年度出售該持有滿3年以上股票交易損失,餘額為正數時,以餘額半數計入當年度證券交易所得。
依所得稅法第4條之1規定,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惟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7條第1項第1款規定,營利事業於辦理所得基本稅額申報時,仍應將證券交易損益併入基本所得額計算基本稅額。又營利事業出售股票,應就個別股票收入減除相關成本及費用後,計算所得盈虧,並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7條第3項規定,於辦理所得基本稅額申報時,區分出售股票是否持有滿3年以上,若屬出售持有滿3年以上股票,於計算其當年度證券交易所得時,得減除其當年度出售其持有滿3年以上股票交易損失,餘額為正數者,以餘額半數計入當年度證券交易所得;出售持有未滿3年股票之所得,則無減半課稅規定之適用。
舉例來說,甲公司為投資公司,其111年度出售股票交易所得7,800餘萬元,於辦理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填報營利事業所得基本稅額申報表時,以當年度依所得稅法計算之課稅所得加計出售股票交易所得之半數(即3,900萬餘元)計算基本所得額,惟查甲公司持有該出售股票期間均未滿3年,尚無減半課稅規定之適用,審理後核定短漏報基本所得額3,900餘萬元,經該局補徵稅額並裁處罰鍰。
--------------------------------------------------------------------------------------------------------------------------------------
囤房稅2.0上路在即,7.9萬人趕設籍
房屋稅2.0來勢洶洶,不少屋主為適用自住房屋稅率課徵,搶在24日完成設籍作業,據統計二月全國戶口數量暴增近7.9萬人,較去年同期激增近八倍;累計今年前兩月新增戶數達十萬戶,逼近以往每年平均新增約九萬戶數量之多。
--------------------------------------------------------------------------------------------------------------------------------------
買黃金課稅三樣態
近期黃金價格屢創新高,光去年就上漲超過27%,今年迄今已上漲約18%,價格更是突破3100美元再創新高,但別忘了買黃金也是有稅要負擔。
根據商品類型,課稅方式有所不同,共分為實體黃金、黃金存摺、黃金基金等三大常見樣態。
首先,若是交易實體黃金,民眾透過銀樓進行黃金買賣時,屬於一般商品交易,因此所得將視為「一時貿易所得」,應依賣價6%計入所得額,例如,出售黃金所得1,000元,應計入60元作為所得,並適用個人綜合所得稅率5%至40%。
通常稅局較難掌握個人取得黃金成本,若納稅人無法提供取得成本證明,則預設依一時貿易所得計算;不過若納稅人能提出購買證明或成本憑證,則可申報收入減去成本後的實際所得。
若民眾將黃金賣給銀行或銀樓,相關交易資料將通報國稅局,千萬別誤以為黃金交易免課稅。
第二,黃金存摺與黃金撲滿,這類交易型態屬於「財產交易所得」,一般由銀行代為買賣,交易紀錄完整,買賣價差即為所得或損失,若前幾年交易產生虧損,可於三年內扣抵財產交易所得,以減少當年度應稅金額,相關交易資料由銀行提供,納稅人須依綜所稅規定申報,適用稅率同樣介於5%至40%。
最後是黃金基金,則須依照投資標的區分境內、外所得。若屬於境內基金,基金註冊地在台灣,依《所得稅法》之規定目前停徵證所稅,因此無須課徵綜所稅;若為境外黃金基金,屬海外財產交易所得,應納入個人基本所得額計算,若個人海外所得超過100萬元,需併入個人最低稅負計算,適用20%稅率,750萬以下免納入申報。
另外,若是公司從事黃金買賣,則適用所得稅法第24條,年度結算申報時,收入減去成本後的所得額,適用20%營所稅率,並於5月申報。
--------------------------------------------------------------------------------------------------------------------------------------
遺產繼承預先準備,省稅又方便
生離死別是每個人必經的人生課題,親人離世除了情感上的悲痛需要時間消化外,現實層面還有遺產繼承問題要處理
近期蘇家宏律師分享四個做遺產規劃常見的迷思
一、親人過世前後,錢不能隨便提領
不少民眾會有些迷思,認為在親人離世當天將錢領走就不用繳遺產稅,但是錯誤的觀念,一旦提領將涉及觸犯刑法中的「偽造文書」與「侵占罪」。
此外,若是在重病期間或是死亡前開始移轉財產,會依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13條之規定,仍應列入被繼承人遺產總額課稅
二、過世前賣房變現,稅額不減反增
因為不動產的遺產稅是以公告地價和現值計算,若是市價1500萬的房子,公告地價現值可能只有400多萬,400多萬的現值和1500萬現金相比,自然是1500萬要繳的遺產稅比較高。
三、借名登記,有理說不清
借名登記是指一個人將自己所有的財產登記在別人名下的行為,但若被借名的人先離世,他的家人不知道有借名這回事,就把財產拿走;也可能借名者聲稱是你送給他的;或是你的孩子不知道有這筆錢,最後錢也不見了。
四、不做任何規劃
若不規劃遺產,每個人都有權利,必須由大家協商出結果,才能好好分割財產,只要有一人不同意或不在,財產就需要大家持續協商,或是打官司才能把財產分配妥當。建議民眾預立遺囑,越早規劃越好。
--------------------------------------------------------------------------------------------------------------------------------------
YT網紅查稅,國稅局兩路追
知名YouTube頻道「眾量級」因為經營權爭議躍上媒體版面,更引發出逃漏稅問題。
鑑於近年網紅經濟學當紅,財政部除已研擬網紅課稅八態樣,包括平台廣告分潤、付費訂閱、販售周邊商品、通告活動、廣告鏈結點擊獎金、廣告業配、平台支薪及直播打賞及電商導購及直播帶貨外,將鎖定大型網紅相關金流稽查;同時要求社群平台以及廠商於營所稅申報誠實揭露。
財政部首批主要鎖定四類,一是大型平台,二是追蹤訂閱一定人數以上的知名網紅或頻道經營者,三是兼營商品且銷售額達起徵點(每月10萬元)的頻道,四是因樹大招風或其他原因被檢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