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祭出五重拳遏止炒房  平均地權條三讀通過

為遏止投資客揪團炒房,立法院會三讀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被稱為史上最重打炒房,包括嚴懲炒房、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解約申報登錄、管制私法人購屋等。

內政部表示,這次修法主要目的是為打炒房,健全房市交易秩序,但不會影響市場正常交易;就長期而言,將有助於引導市場回歸穩健發展。這次修法共有五大重點,包括:

一、限制換約轉售:簽訂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後,買受人除配偶、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或符合內政部公告特殊情形外,不得讓與或轉售第三人,建商不得同意或協助契約讓與或轉售;違規者將按戶(棟)處罰50萬至300萬元。

二、重罰炒作行為:明確規範若有散播不實資訊影響交易價格、透過通謀虛偽交易營造熱銷假象、利用違規銷售影響市場交易秩序或壟斷轉售牟利,將按交易戶(棟、筆)數處罰100萬至5,000萬元。

三、建立檢舉獎金制度:民眾對不動產銷售買賣或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行為,可檢具事證向地方政府檢舉,如經查證屬實,將由實收罰鍰中提充一定比率金額作為獎金。

四、建立私法人購買住宅許可制:私法人購買住宅將依其取得之必要性及正當性,分為「免經許可」及「需經內政部許可」2類;其中「需經內政部許可」,於取得後並將受取得後5年內不得辦理移轉、讓與或預告登記之限制,以防杜藉其後續變相轉作短期炒作。

五、解約申報登錄:預售屋買賣契約若有解約情形,建商應於30日內申報實價登錄;違規者將按戶(棟)數處罰3萬至15萬元。

-----------------------------------------------------------------------------------------------------------------------------------------

預售屋換約不溯及既往 

針對「平均地權條例修法」增訂預售屋換約限制規定,內政部表示,依據立法院三讀通過的「平均地權條例」第47條之4規定「預售屋或新建成屋買賣契約之『買受人』,於簽訂買賣契約後,不得讓與或轉售買賣契約與第三人。所以在該條規定施行後,簽訂預售屋買賣契約的買受人,均將受到限制換約轉售規定的管制,可有效阻斷投資客未來再利用先簽約後換約的手法進行預售屋炒作。

內政部說,至於規定施行前已簽訂買賣契約的「買受人」,因在簽約當時尚未定有限制換約轉售規定,且禁止換約對買受人確為重大限制規定,不宜單純僅以行為管制視之。

內政部說,基於「法律不溯及既往」及「信賴保護」原則,以及保障財產權法理,該法施行前的契約可再為轉售。但在規定施行後,如因換約轉售而取得預售屋契約的第三人(即新的「買受人」),仍必須適用不得讓與或轉售的規定。

-----------------------------------------------------------------------------------------------------------------------------------------

個人以海外投資收益繳納家族成員投資型保單保費,仍應申報基本所得額及贈與稅

個人海外投資取得之營利所得,應列入個人基本所得額,於辦理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時併同申報;如無償為子女購買國內外幣投資型保單,也要記得申報贈與稅。

中區國稅局說明,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個人如有取得非中華民國來源所得及香港或澳門來源所得等海外所得,每一申報戶達新臺幣100萬元者,應全數計入個人之基本所得額辦理申報;另依遺產及贈與稅法規定,以自己之資金,無償為他人購置財產者,該資金以贈與論,應課徵贈與稅。

國稅局近期查得,甲君長年從事海外投資,109年度將取得之海外營利所得,直接為家族成員(本人、配偶及4名子女)購買國內的外幣投資型一年期躉繳保單,其中為4名子女各繳納保險費美金21萬元,應視同贈與子女4人美金計84萬元(21萬元*4人),折算約新臺幣2,461萬餘元,扣除當年度贈與免稅額220萬元後,核定漏報贈與淨額2,241萬餘元,贈與人經該局通知已於期限內補申報及繳納贈與稅224萬餘元。又甲君繳納保險費之資金源自於其海外營利所得,除上開繳納子女之保險費美金84萬元,再加計甲君繳納本人及配偶保險費美金32萬元,核定甲君109年度海外營利所得合計美金116萬元(84萬元+32萬元),折算新臺幣約3,398萬餘元,甲君未依規定申報個人基本所得額,經補徵所得基本稅額545萬餘元並處罰鍰。

該局提醒,當年度有海外所得者,應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規定申報,若有以境外金融帳戶資金替子女繳納國內的外幣投資型保單保費,亦應申報繳納贈與稅,如有短漏報情事,在未經檢舉及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應儘速補報及補繳稅款並加計利息,以免遭受處罰。

-----------------------------------------------------------------------------------------------------------------------------------------

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或特定近親之財產,應視為遺產,併入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

贈與配偶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課稅,贈與配偶以外之他人財產未超過當年度免稅額244萬元(98年1月23日至110年度為220萬元),亦免徵贈與稅。

但為避免被繼承人生前透過贈與方式移轉財產,規避遺產稅,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15條規定,被繼承人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直系血親卑親屬及其配偶、父母、兄弟姐妹及其配偶、祖父母等人之財產視為遺產,應併入遺產總額申報遺產稅。

北區國稅局舉例說明,甲君於108年間將出售名下土地所得價款於同日轉帳2,000萬元至其配偶帳戶,因贈與配偶財產不計入贈與總額課稅,甲君未申報贈與稅,嗣甲君於109年6月死亡,該贈與配偶2,000萬元為甲君死亡前2年內贈與配偶財產,應視為遺產,因繼承人未併入遺產總額申報,經該局查獲予以併入核計遺產總額及補稅處罰,經該局向繼承人解說相關法令,案經繳清稅款未再爭訟。

-----------------------------------------------------------------------------------------------------------------------------------------

申報個人房地合一稅,應以「實際支付金額」為取得成本

個人購買房屋、土地(以下簡稱房地)時,如有取得折扣、減價或銷貨折讓,致買賣契約書金額與實際支付金額不同,日後如出售房地申報個人房地合一稅時,應以「實際支付金額」為取得成本

南區國稅局日前查核甲君房地合一所得稅申報案,甲君申報出售臺南市某房地總價700萬元、取得成本540萬元、費用21萬餘元,房地交易所得138萬餘元,經該局查核發現甲君於購買該房地時,買賣契約簽訂總價為540萬元,後來建設公司給予甲君折讓80萬元,甲君「實際支付金額」僅為460萬元,但甲君卻以買賣契約金額540萬元申報為取得成本,導致虛報成本80萬元,同時漏報所得80萬元,經國稅局核定除補徵稅額28萬餘元,並裁處罰鍰11萬餘元。

該局特別提醒,納稅義務人申報個人房地合一稅時,應以實際支付金額為取得成本。如有申報錯誤者,在未經他人檢舉或稽徵機關開始調查前,請儘速辦理補申報、補繳稅款並加計利息,避免遭受處罰。

-----------------------------------------------------------------------------------------------------------------------------------------

營利事業辦理股東贈與股權之移轉登記時,應通知股東檢附贈與稅相關證明書,以免受罰

營利事業辦理股東贈與股權之移轉登記時,應依遺產及贈與稅法第42條規定,通知股東檢附稽徵機關核發之贈與稅繳清證明書,或核定免稅證明書或不計入贈與總額證明書,或同意移轉證明書之副本;如股東未繳附,則不能辦理移轉登記。

中區國稅局舉例說明,甲公司於108年8月30日辦理股東A君贈與股權130萬元與子女之移轉登記,未通知股東繳交稽徵機關核發之贈與稅繳清(免稅)證明書,即予辦理移轉登記,經稽徵機關查獲後,處新臺幣5,000元之罰鍰。

該局提醒,營利事業於受理前述股權移轉登記時,務必檢視股東有無繳附贈與稅相關證明文件,切莫因股東贈與之股權價值低於贈與稅之免稅額,而誤以為可免通知繳驗,致違反規定而受罰。

-----------------------------------------------------------------------------------------------------------------------------------------

捐地節稅  公告現值以16%計算

民眾若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可在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列舉扣除節稅。

財政部近日預告111年度捐贈公設保留地計算基準,若民眾未提出實際取得成本憑證,仍以捐贈時公告土地現值的16%計算,計算基準與往年維持不變。

民間土地若依《都市計畫法》被指定為公設保留地,或經政府闢為公眾通行道路,這類土地實際上用途受到限制,價值也可能貶損,若地主不想繼續閒置,也可選擇將這塊地捐贈給政府,在申報綜合所得稅時若採用列舉扣除額,將可達到節稅效果。

財政部表示,若地主有保留原始購地契約、實際成本單據等,可主張原始購置價格,申報價值將可作為捐贈額度,列報為綜所稅列舉扣除額。

不過若無法主張原始取得成本,也可依照財政部每年公告標準來認定土地價值、換算扣除額度。

-----------------------------------------------------------------------------------------------------------------------------------------

 

獲得Richbar第一手稅務資訊,馬上點https://bit.ly/3vLNskJ
或掃描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