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凱米災損,三步驟就完成

近日受凱米颱風影響,造成部分地區嚴重災情,若民眾發生財產損失,請留意災害損失減免三步驟,以維護自身權益。

民眾因颱風造成財產損失時,請把握災損減免三步驟,「拍照存證」、「檢附文件」及「申請減免」,並於災害發生後30日內,報請轄區稅捐稽徵機關辦理稅捐減免相關事宜。

財政部已責成稅捐稽徵機關秉持從寬、從速原則,主動協助及輔導受災納稅義務人申報各項稅捐減免,該局並提供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及菸酒稅等稅目之減免規定請民眾參考。

---------------------------------------------------------------------------------------------------------------------------------------

繼承房地共同出售與經由轉贈後再出售,稅負不一樣

民眾出售房地,依取得原因、日期不同,應適用房地交易稅制也不同,取得成本及持有期間等因素,亦會影響稅負的計算,提醒民眾多加留意。

舉例來說,黃先生出售房地是母親77年購買,103年1月15日母親身故,由黃先生及哥哥2人繼承各二分之一,兄弟2人考量產權單一,出售價格較高,哥哥107年11月1日將房地持分贈與給黃先生,113年6月1日以新臺幣550萬元出售該房地,並辧理所有權移轉登記。

黃先生出售房地,其中二分之一持分房地,係於103年1月15日繼承取得,屬舊制財產交易所得課稅範圍,土地交易所得免稅,房屋交易所得應併計113年度綜合所得稅申報課稅,另外哥哥贈與的二分之一持分房地,因取得日期為107年11月1日,屬房地合一稅制課稅範圍,持有期間為5年7個月,適用稅率20%。黃先生應分別繳納綜合所得稅70,500元及房地合一稅441,636元

若哥哥未將房地持分贈與給黃先生,直接於113年6月1日共同出售,則兄弟2人不動產的處分均屬舊制財產交易所得課稅範圍,假設2人的綜合所得稅率都是20%,應繳納綜合所得稅合計為141,000元(70,500元+70,500元),而黃先生受贈哥哥持分後始全部出售的應納稅額則為512,136元(70,500元+441,636元)。

---------------------------------------------------------------------------------------------------------------------------------------

預售屋交易,取得日是關鍵

近幾年營建、土地成本高漲,使得預售市場買氣熱絡,再加上屋齡新、可客變、繳款輕鬆等優點,漸漸成為民眾購屋選擇,但在房地合一稅制下,若預售屋交屋後再出售,應適用成屋交易所得課稅規定,也就是以「取得所有權登記日」為取得日,不得併計預售屋持有期間。

舉例來說,陳先生2020年10月1日預售屋簽約後,於2023年3月10日完成交屋,2024年7月10日出售成屋時,持有期間為一年四個月,並非從預售屋簽約日期起算,依照房地合一稅2.0規定,陳先生售屋後將適用45%稅率。

---------------------------------------------------------------------------------------------------------------------------------------

買農地給子女要課稅

農地的贈與雖不計入贈與總額課稅,但若是向他人購買農地,並登記在子女名下,其贈與標的為「購地資金」、並非土地,在這種情況下,應課徵贈與稅,建議父母應先將農地所有權登記於自己名下且維持農地農用後,再贈與「土地」給子女,才能適用免稅規定,且在贈與後五年內的列管期間,不能再移轉或有未作農業使用情形,以免被追繳贈與稅。

---------------------------------------------------------------------------------------------------------------------------------------

台版肥咖申報年增約11%

財政部近期公布112年度稅務用途金融帳戶資訊(CRS,俗稱台版肥咖)申報統計已於7月1日完成,申報金融機構1,826家,申報屬澳洲、日本或英國稅務居住者,持有或控制的金融帳戶資料,一共有18萬3,542筆、年增約11%。

從統計資料得知,日本帳戶123,684最多,年增約7%;澳洲32,966筆第二、年增23%;英國26,892筆、年成長14%。

反映台灣與澳、日、英經貿投資關係往來密切,且去年股市表現亮眼,外商持續加碼投資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