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少不了各式各樣的稅,綜所稅、房屋稅、遺產稅、贈與稅⋯⋯財富管理顧問群整理每周重要的財稅新聞,幫大家掌握第一手稅務重點,管好荷包不縮水!
物價上漲,明年減稅有望
依據所得稅法規定,綜所稅免稅額、標扣額、薪扣額、課稅級距等,每遇消費者物價指數較上次調整累計上漲3%以上,即按上漲程度調整。
根據主計總處最新公布的CPI,累計漲幅達5.5%,有望調高明年綜所稅相關免稅額和扣除額。
粗略估計,明年綜所稅免稅額有機會由9.2萬調高至9.7萬元,標準扣除額調有機會由12.4萬調高至13.1萬元,薪資所得及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有機會由20.7萬調高至21.8萬元。
相關免稅和扣除額至少可比今年增加2.3萬元。此外,綜所稅課稅級距也可望拉高,以綜合所得淨額130萬元者為例,原本適用20%稅率,明年可降至12%。
詳細數字國稅局年底宣告,明年實施、後年5月報稅時適用。
---------------------------------------------------------------------------------------------------------------------------------------
房地交易未誠實申報,將補稅並處罰
105年上路的房地合一稅,是指個人出售105年以後取得之房屋、土地,就需要申報並繳納房地合一稅,如果房屋持有的年限過短就可能被課徵高額的稅賦,讓許多人都感到負擔沉重。
因此,不少人在申報時,會將持有該房地期間所支付能增加房屋價值或效能且非2年內所能耗竭之增置、改良或裝修費等,可自成本中減除,但需要有裝修之事實,並檢附相關之憑證,若經稽徵機關查獲虛報者,將補稅並處罰。
舉例來說,納稅義務人甲君於111年12月間出售其同年5月間取得之房屋、土地,於申報個人房地合一所得稅時,提示估價單及統一發票列報裝修費230萬元,經該局函請甲君提示裝修契約及給付證明等相關裝修事證,甲君僅提示裝修後之房屋室內相片數張,並無法提示其他證明文件。
稅局為求慎重,另請買方說明交屋時之房屋現況是否有經裝修情形及提示相關佐證資料,經買方表示交屋時僅有冷氣機、床板及床墊等基本傢俱並提示點交房屋時之相片,然其提示之相片與甲君提示之裝修後相片不符,稅局爰請甲君再次說明,甲君始承認並無裝修情事,而係以不實之單據虛報費用,稅局爰自可減除成本剔除裝修費230萬元,核定補徵稅額103.5萬元(230萬元x適用稅率45%)並裁處罰鍰。
稅局呼籲,納稅義務人辦理個人房地合一所得稅申報時,切勿心存僥倖以不實之契約書或統一發票等虛報裝修費逃漏稅捐,以免遭補稅及裁罰。若有前揭情事,在未經檢舉、未經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主動向戶籍所在地稽徵機關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及加計利息者,可依稅捐稽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免予處罰。
---------------------------------------------------------------------------------------------------------------------------------------
今年稅收超徵,有機會超過3000億
據媒體報導,今年10月稅收實徵淨額2,318億元,年增近16%;累計1-10月實徵淨額3兆223億元,再478億元,就達成全年預算的目標。
據財政部的統計資料顯示,108年因新冠疫情全年稅收短徵223億元,110年超出預算數4,327億元、111年超出5,237億元,當年超出預算數金額創歷年新高;若以今年超出預算數至多約3,700億元計,超出預算數金額大約歷年第3高。
由於稅收良好,累計1-10月創歷年同期新高的稅目共有9項,分別是總稅收、關稅、營所稅、綜所稅、營業稅、特銷稅、房屋稅、牌照稅、印花稅。
---------------------------------------------------------------------------------------------------------------------------------------
等房族創新高,單季破2萬棟
日前內政部公布第3季全台建物所有權登記統計,繼承移轉棟數創下有史以來統計新高,單季首度突破2萬棟。
其中全國有八個縣市繼承占全體移轉比重逾5分之1,代表每10筆移轉登記至少有2筆來自繼承,其中澎湖縣這幾年國旅帶動離島觀光備受青睞,不動產有旅宿潛力;加上澎湖特有「農變建」制度的優勢與地理侷限,房地產多以家族傳承為主,使得繼承移轉更比買賣移轉還多。
台北市不動產價值高,房產入手門檻高,若有房可等相對輕鬆;此外,持有多年轉售可能土地增值稅相當高,由於繼承免徵土地增值稅,確實影響屋主生前移轉的意願,但有時弄巧成拙,反而留著讓晚輩繼承者越來越多,產權愈趨複雜。繼承人之後轉售將會面臨高額的交易稅,可善用房地合一自用優惠或重購退稅等方式,「財富」規劃更加分。
---------------------------------------------------------------------------------------------------------------------------------------
贈與反悔想撤銷,三招就夠用
年近八旬的老王和老李是多年朋友,各自將名下房產和大筆存款贈與給兒子和女兒,且選擇和大兒子一家同住讓兒子扶養。不料,贈與一棟房產後兒子竟要求父親搬出去,讓老王非常生氣。
老李則是將積蓄3,000 萬元幾乎都贈與給兒子及女兒,只留下幾萬塊錢零用錢,但兒子和媳婦開始冷言冷語,甚至以安全為理由,限制老李外出的時間和行動,嫁到外地的女兒也幾乎不關心他,簡訊經常已讀不回。
老王與老李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女竟如此不孝,想請律師協助爭取自己的權益。
其實上述案例是不少家庭遇到的問題,若遇到以上情況,該怎麼撤銷贈與? 該怎麼為自己留下後路呢?
其實《民法》訂有一項「防不孝條款」,可以讓父母有機會將贈與子女的財產撤回;也就是《民法》第416 條所規定的,若子女對父母不敬,或是不履行扶養義務,父母可以主張撤銷贈與。」但是想要撤銷贈與,得注意以下3 點:
1. 子女對待方式達刑法處罰要件,且須於1 年內提出。
子女的不孝行為,必須是《刑法》明文處罰的行為,而且該行為的對象不限於贈與人本人,連贈與人的配偶和其他親屬遭受不當對待也適用,並於一年內提供。
不過須注意的是,贈與人若能妥善保留子女有侵害行為的證據(如錄音、錄影、截圖),並自行舉證,勝訴機率較高。
2. 子女須有奉養義務,且父母無謀生能力。
如果直系血親尊親屬能以自身財產維持生活,將被認為無受扶養之權利,而無法以子女未盡扶養義務訴請撤銷贈與。
像是案例中的老李幾乎手頭空空,也沒辦法工作謀生,就能主張撤銷贈與;而老王因為自己還有一棟房子可居住,身邊財力也足以自行維持生活,就不見得能成功撤銷贈與。
3. 不動產尚未完成過戶,始得撤銷贈與。
若父母贈與的不動產尚未完成移轉登記,就能提起撤銷贈與,但要留意的是,如果已經公證贈與,或是為了履行道德上的義務而贈與(如生父給予婚外子女扶養費、公益捐款、禮俗上的饋贈等),則不得主張撤銷。
若擔心子女受贈後對自己不孝,父母親該如何防範呢?
建議父母可以在贈與之前與子女簽訂「附負擔贈與契約」,就是在契約內與子女約定應完成的行為,例如要求子女按月給付生活費、無償讓父母居住在贈與的不動產直至終老,或是要求贈與不動產的租金收益由父母收取等。
或是透過信託方式,要求子女將受贈的不動產信託給贈與人(即父母),讓父母擔任受託人,管理及出租房產,而租金可由子女及父母為共同受益人。由於不動產已註記為信託財產,子女不得隨意處分或出售該不動產,如此一來,除了可讓父母提早將房產贈與給子女,又能達到保障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