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旭高(科技金融會計師)

我國中央銀行楊金龍總裁於8月7日出席金融科技生態系領袖峰會時,以「虛擬貨幣與數位經濟—央行在數位時代的角色」為題進行專題演講,此舉深具示範作用,使人耳目一新、並也表明政府願建立新文化、擁抱創新的積極態度,相當令人振奮。

楊總裁認為數位貨幣的貢獻在於,「..為抵抗來自虛擬貨幣的競爭壓力,央行亦可引入新科技的輔助,讓法定貨幣在數位時代更具吸引力」,並援引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 WEF)之報告內容,指出現行銀行與中央銀行之雙層(Two-Tiered)金融體系仍有維持必要(註:所謂雙層金融體系為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以及商業銀行對客戶之運作體系而言),並以此為基礎開放新競爭者(金融科技業者如數位資產交易所、P2P借貸平台)、新技術(分散式帳本技術或區塊鏈)加入市場,期能將之運用以提升系統運作效率與效能。

以我國企業為例,在貿易融資(Trade Finance)中涉及中心廠、供應商、銀行、海關各方之資訊交換與金流移轉,目前多由人工或紙本方式記載或處理,容易出錯、效率不彰,總裁提及這可能是適合採用分散式帳本技術之場景之一,然共識機制之一的工作量證明(俗稱挖礦)之用電耗能問題、價格波動與數位貨幣供給量調節問題、每秒交易處理量(Transaction Per Second, TPS)與損失求償、被不法人士利用等議題均有待進一步釐清。

事實上共識機制有諸多方式,除工作量證明外還有權益證明、股份授權證明等多種方法,故就共識機制中之挖礦耗能問題係存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以緩解,至於數位資產的供給量則可藉由設計數位資產之初而為規劃使之可供調節。價格波動問題則是個大哉問,因從歷史的角度看,即使是有政府背書之法定貨幣,也有通貨膨脹或緊縮的案例,故若欲深究此議題,恐得從政治、經濟、社會面切入,以制度性規範及法規著手。最後有關損失求償之問題,針對受害者之損失填補,賠償比例上應如何分配至相關各方則有待司法實務判決累積。

由於數位貨幣的價值波動性大,故就其價值儲存功能面觀之,相對不利洗錢(可能在洗錢的過程中價值驟跌),且雖然其具有匿名性的特色,但也因可追蹤追溯故反而容易查找出帳戶的關聯。是故,若欲針對數位資產進行投資或配置,建議諮詢相關專業人士並妥為規劃方為上策。

(作者鄭旭高係美國、台灣會計師、國際公認反洗錢師,金融科技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