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爸老喬

--------
把一切都視為理所當然,是小孩的錯嗎?
常聽人抱怨現在的小孩太好命,因為少子化的緣故,凡事都被伺候得好好的。我一直不以為意,只覺得是這個時代的眾多問題之一,直到前些時日看到一行禪師的一段話,讓我有了不同的想法...

禪師說:「當你種菜時,如果菜長得不好,你絕不會責怪菜本身。而是會去思考,到底是肥料、水份或陽光不夠。」我們的孩子就像菜苗一樣,當做爸媽的我們抱怨子女把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時,或許也該反問自己,是否已善盡教導他們的責任。

未來我計畫透過一系列文章分享個人的實驗與心得,內容包括:有付出才有收穫(本文),存、花錢與預算規劃,借、還錢與信用卡,以及投資的基本概念等,希望會對同樣關心子女理財教育的父母有所幫助。
--------


錢不是從ATM裡「自動」吐出來
一年多前,我帶著當時五歲多的大女兒去買中國菜外賣,卻發現身上已經沒有現金,只好先拐個彎到附近銀行的提款機領錢,然後才取菜回家。

路上,大女兒突然問我:「爹地,我也可以有一張『那個卡片』(提款卡)嗎?」我問:「妳要這卡片幹嘛?」天真的她不假思索回答:「我看你把那卡片插到機器裡,它就吐了好多錢給你,然後你拿去買飯。如果我也有一張,不是可以買很多玩具嗎?」

我只得花了一番功夫向她解釋,那些錢並不是「自動」吐出來的。而是我先前已把賺來的錢存在銀行,所以現在才能把「本來就是我的錢」領出來。

見到她似懂非懂的模樣,我知道該是時候開始教她有關個人理財的基本概念了。


零用錢怎麼給,比是否給更加重要
很多人認為給小朋友零用錢,有助他們從小建立對金錢的正確觀念。我認為只說對了一半,因為零用錢怎麼給,可能更加重要。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決定採用一套系統在生活裡教我的兩個小孩有關經濟學的第一課,那就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 凡事有付出、才有收穫。至今,這套系統已經實施快一年。

我家的「星酬系統」 (Star Reward System)


上圖為我家的「星酬系統」記錄板。先前我是在 Amazon.com 買到這東西,且該網站上也有其他不同材質,但用途相似的產品。 — 奶爸老喬攝


在我家並沒有零用錢 (allowance) 這回事,兩姊妹每天必須透過「工作」(完成各種指定任務,且多半是我和太太希望她們養成的好習慣)累積星星、賺取酬金。例如:

►吃飯的時候保持用餐禮儀,並且在半個小時內完成,可以得三顆星; 
每天將自己的活動空間整理乾淨,也是得三顆星; 

隨時記得說「請」和「謝謝」,得兩顆星;
在生活中找到特定上市公司的商標,也可以得一顆星(原因我將另文說明)


每天晚上兩姊妹睡覺前,我或太太會和她們一起回顧當天完成的任務,並在「星酬記錄板」上登記每人應得的星星。

註:我故意選擇用酬金 (reward) 而非薪水 (salary) 命名這個系統,是因為個人認為在現行美國稅賦體制下,受薪階級是相對而言被剝削得最嚴重的一群。我希望女兒們有朝一日能做得比爸媽更好,不再以固定的薪水為主要收入來源。


今天星期六,發酬金囉!


最近一年,我家的兩姊妹都很期待星期六晚上的到來,因為這是她們每週固定領取酬金及購物的時間。圖為兩人本週剛領到的美元銅板,以及她們的存錢筒和計算機。 — 奶爸老喬攝


每個星期六晚上是我們家的發酬金日及購物日 (Pay Day + Shopping Day) ,兩姐妹會和我一起用心算計算出當週所得的星星總數,然後再用計算機換算成我應該付給她們的酬金總數(一顆星星可換 5 美分)。

我會先將當週的酬金用錢幣或小額紙鈔付給她們,然後再讓姊妹倆從我開的「小店」裡購買玩具或文具用品(一般都低於市價,而我也告訴她們外面應該沒有這麼優惠的價格),或是隔天直接帶姊妹到店家買東西。


「星酬系統」進階訓練
除了透過上述基本系統教兩姐妹付出才有收穫、認識錢幣和紙鈔、訓練數學加減法,以及使用計算機之外,今年初我們還嘗試了一項進階訓練,那就是模仿商業世界的規則,檢視並進行年度酬金費率調整。

在姐姐的要求下,以往完成每項任務就得一顆星的規定,目前已更改為視任務困難度可得不同數量的星星。且除了列表上的事項之外,兩姊妹也可以自己建議特殊任務與星酬,不過必須先說服爸媽為什麼這樣的要求是合理的。例如昨天下午,她們就因為主動提出要幫忙媽媽清理後院,一口氣得了 15 和 17 顆星星。

在不知不覺中,她們都已經實習了社會裡最重要的技能之一,那就是透過和別人談判,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其他注意事項
和其他生活中的好習慣一樣,這段時間以來,我們發現:不管有多忙,星星一定要每天登記,酬金一定要每星期發,教育的效果才會好。

另外我和太太也曾經為兩姊妹解釋,為什麼做家人份內應該做的家事,是沒有星星可領的。如用餐完畢,要將把自己的餐具放到洗碗槽等。


正確理財觀得從小養成,愈早愈好
前兩個星期和一位同事聚餐,我很驚訝地發現,他和太太幾乎完全沒有教小孩(12 歲及 10 歲兄妹)任何關於理財的概念,也沒有給子女零用錢。而且這還是我們同事圈中公認非常重視教育的爸媽,幾年前才特別搬家住進好學區,也替兩兄妹報名了不少才藝課。

詢問原因,同事的回答是「沒有必要」。因為兄妹生活中所需的任何東西,兩夫妻都「已經替他們準備好了」。可想而知,我不並認同這樣的作法。 

教育是漫長的過程,且小朋友的世界和觀點和大人很不同。爸媽若能善用日常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機會教育,其實可以從小灌輸給孩子們很多正確觀念,而這也會比一般短期急就章的訓練方式有效得多。理財教育也是一樣,「大一點再教就好」這樣的想法不僅事倍功半,到時也很有可能「根本教不動了」。

看更多奶爸老喬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