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詢問我目前對全球市場的最新看法,請先檢視2018/2/10的這一篇文章,至今仍判斷正確:

https://goo.gl/MZDJ8a

文中有提到2018/2/8晚間這一篇文章:「強勢股補跌與節前賣壓的結束」而在2/9按照紀律買進部位,兩週後你可以自行檢視獲利狀況。目前來看獲利豐碩:

https://goo.gl/EnKLdQ

最新補充:

目前全球六大央行(市場上公認的是美國聯準會、歐洲央行、日本央行、英國央行、加拿大央行、瑞士央行)然而加拿大央行政策步調往往與美國聯準會一致,因此對我來說參考意義不大,因此我以中國的央行(人民銀行)取代加拿大央行,合計六大央行的貨幣政策作為全球資金潮汐漲潮或退潮的判斷依據。

目前有兩大央行確定緊縮:美國聯準會、英國央行(2017/11/2近十年首度升息),只要歐洲央行再縮減QE的話,全球資金的潮汐就有可能轉為退潮,時間最快在今年3月、慢的話在9月。這六大央行的立場詳見《高手的養成2:實戰贏家》(2018/2/12法意出版)

很多人好奇,如果各國央行都進行升息(緊縮貨幣政策)資金不就會從公債市場流向股票市場,股市應該要大多頭才對啊?事實上,從2015/12/16美國聯準會啟動第一次升息至今,長達2年多以來,股市已經受惠到不少從債市流過來的資金了,也因為相較於債券的「天價」而股票顯得便宜的多,使得過去2年多來全球股市幾乎可以用狂漲來形容。現在還是便宜的嗎? Shiller CAPE已經來到34倍,是過去美股100多年來第二貴的水準,您說這樣便宜嗎??
https://www.quandl.com/data/MULTPL/SHILLER_PE_RATIO_MONTH-Shiller-PE-Ratio-by-Month

當股市已經貴了之後,國際資金若從債券市場流出來,並不會進入股市,而是進入美元貨幣市場(從DXY美元指數的上漲可觀察到)、以及實體資產(Real Assets,包括不動產、貴金屬、藝術品、原物料商品等等)。

股市還會再創新高嗎?還是高點已過??

多數散戶會問這個問題:「還會創新高嗎?」「現在是逃命波嗎?」

對於高手來說,他們心中一定會有看法,但是不能將自己的財產(或投資損益)完全維繫在看法的對錯上。而是靠策略來控管風險,確保就算自己看法錯誤,也不會造成太大的損失、甚至可以迅速地用備案方案來獲取利潤。

舉例來說,2018年2月上旬建議讀者使用「金字塔型的買進掛單法」利用股市拉回來承接便宜的部位,如果現在回頭來看,2018/2/9真正最低點時有買的,就是大贏家。只要能夠確實貫徹一套策略,沒有人不會賺錢,多數人是賠在無法貫徹、確實執行。

若以中國A50指數為例,從最高點14935往下用金字塔型的買進方式,買到最低點12320點,由於金字塔型的買進掛單法會讓平均成本最低(比較靠近底部)

https://goo.gl/CbsskP

因此若確實執行,當A50指數反彈到13200點附近就會損益兩平(平均成本會落在最高點到最低點之間,從最低點往上三分之一處),這在任何急殺之後的反彈至少0.382倍跌幅、多則0.618倍跌幅來看,都會獲利。截至2/26目前看來,全世界所有股市幾乎都已經反彈超過了0.618倍跌幅。

同樣的,高手並不會執著於高點價位,他們從不打算賣在最高點,因為高手控部位,而不是價位。他們會選擇在指數水準愈高的時候,將自己的持股降到愈低。

A50只是實戰教學所需的一個範例,你學會的紀律和方法,用在美股、台股、港股、全世界大多數股市都能贏。

然而,投資人不能以二度空間的思維(哪一個指數漲幅大?)就作為買進標的,因為實際上你能獲取的報酬還需要考慮到匯兌風險、交易成本(包含稅)、時間長短..等等,不會是二維的世界。如果以過去2年來看,新台幣兌美元升值超過10%,如果你把新台幣換成美元去投資在美股,就要承擔10%以上匯損。

老讀者都很清楚,道瓊工業指數是我最愛的指數之一,但我並沒有大量配置在美股,是因為考量到匯兌損失之後,實質總報酬降低許多,而且在台灣證交所掛牌的並沒有道瓊正向2倍ETF可投資,而中國A50正向2倍ETF是可以讓有限的時間內報酬率最大化的策略(而且僅有不到30%的資金匯到新加坡做A50期貨,超過70%都是保留在新台幣貨幣市場,匯兌風險最小)。你必須永遠以最佳化總報酬(total return)的思維來衡量你的策略布局,而不是二度空間的思維,才能夠擺脫散戶看對了卻沒賺到錢、或者賺到錢卻績效不如預期的盲點。

    安納金「國際洞察」-VIP收費內容試閱版

 【立刻訂閱安納金「國際洞察」- VIP付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