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基金bar
Q:股票跟債券是資產的兩大塊,但比重該怎麼調配?為什麼有時候會看到新聞說「今年是股優於債……」,到底股票該多買一些,還是債券的比重要提高呢?
A:資產配置中的股債比重配置,長期的配置要看個人的年齡及風險承受度,年輕、積極型的投資人,股票比重可以高一些。另一方面也要因應市場及景氣狀況彈性調整,簡單來說就是看景氣面跟資金面的指標,調整投資的標的。
►景氣面指標
經濟指標包含了經濟成長率、採購經理人指數、通膨率、失業率……,當這些指標都往好的方面發展,代表目前景氣狀況不錯、甚至很熱絡,那麼股票的表現會比債券來得好,比重可以多一些;反之,景氣將走向衰退時,最好逐步降低股票比重、提高債券配置。
怎麼判斷這些經濟指標是往好的方向發展呢?簡單說就是經濟成長率數字持續成長、採購經理人指數在50以上(有分製造業跟服務業,以50為分界點,50以上代表產業景氣擴張、50以下代表景氣萎縮)、通膨控制在一定範圍內(過高會有物價失控的疑慮,過低則可能面臨物價下跌,大家不消費的問題,一般央行會以2%為目標)、失業率低。
►資金面指標
最重要的指標是看利率,利率代表資金的成本,利率是向上、還是向下,主要就是看各國央行的動作是採取升息或是降息,而全球央行中最重要的是看美國聯準會的動作。
當央行判斷未來景氣不佳時,會降息營造寬鬆的資金環境、降低資金成本,讓企業及個人願意借錢投資、消費,進而促使經濟熱絡起來;反之,央行也會藉由升息動作,收縮市場資金,進而達到降溫經濟過熱的效果。
除非特殊狀況,央行升降息不會只有單次,通常會持續一段時間,所以投資人也可以從央行的動作判斷景氣狀況,進而調整股債配置,當市場開始有降息呼聲時,因為降息對債券價格有利,可以慢慢提高債券比重,像去年聯準會降息就帶動了債券的一波漲勢。
不管是經濟面或資金面的指標,媒體上都經常看得到,只要花一些時間就能掌握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