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常常聽到中央銀行干預匯率,5月美中貿易戰升溫,外資大舉匯出,新台幣匯率貶值超過2%,央行剛公布了台灣5月的外匯存底,比前一個月減少3.94億美元,而且直接表示是因為外匯市場波動較大,央行進場調節,抵銷了外匯存底的投資運用收益。

到底什麼是外匯存底呢?

外匯存底是中央銀行幫國家保管的外匯,根據央行的解釋,外匯就是外國的貨幣,可以是現金、存款、支票,或是能兌換成貨幣的公債、股票、公司債等,當我們向國外輸出貨物或提供勞務技術時,就會賺到外匯,由國外輸入貨品或勞務技術也要付出外匯。當輸出大於輸入,賺的外匯多於付出,外匯存底就會增加。

中央銀行每月初公布上個月的外匯存底,每個月的金額會變動,從下圖可以看到,台灣這幾年外匯存底都是增加的,5月的金額是4644.34億美元。

根據今年4月的統計,台灣的外匯存底在全球排名第四,全球前幾大外匯存底排名異動不大,中國、日本遙遙領先,其次是俄羅斯、台灣、香港、印度、南韓、新加坡等。

這麼龐大的外匯存底金額央行是怎麼運用呢?央行除了透過指定銀行供應國內的外匯需要(譬如國人出國觀光、投資理財等,或是提供企業融通跟貸款)外,還有就是放到國外知名銀行賺利息,或是購買有價證券,前提是安全性要高,不能被倒帳。

一般家庭都要準備緊急備用金,平時有存糧,遇事才不慌張,外匯存底也像國家的金庫,除了作為央行發行台幣時的準備外,當發生金融危機、國際投機客攻擊時,央行也會利用外匯存底來穩定新台幣匯率,像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時,南韓股市大跌、韓圜重貶,外匯存底不足,只能接受IMF金援,但台灣央行則利用外匯存底來打擊投機客,穩定外匯市場,渡過危機。

更多外匯小百科文章

加入” 外匯領航員 遠東商銀外匯保證金交易”粉絲專頁,獲取更多外匯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