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24)中午發表這篇有關主動控管風險而進行「投資組合再平衡」的教學:

2018.1.24 為什麼需要減碼?? (震撼級文章)

有伙伴想知道,這和一般我們常聽說的「汰弱留強」是否相衝突?

投資、投機交易是兩個世界,不能把兩個世界的教條混用

我必須先強調,投資、投機,沒有哪一種是絕對的好或不好,要看每個人適合的風險承受度與投資周期長短、進出的頻率高低以及使用的投資工具而定。

多數人在金融市場上感到困惑,往往是因為把中長期投資、與短線投機交易的教條搞混了。例如,以「投資組合再平衡」一年調整一次的頻率來看(就算是波動很大的新興市場股市,最多也僅是一季調整一次就夠了),並不屬於短線投機交易世界的教條,而是中長線投資領域的紀律。

在《高手的養成2:實戰贏家》這本書(法意出版,預計2018/2/12上市)當中所指導的波段操作心法與高水條款,屬於投資領域的典範之一(這裡所稱的波段是指通常搭配1年至3年的景氣小循環週期來操作,或8至10年的景氣中期循環週期,但最短絕不會短於半年),既然「投資組合再平衡」能夠與之相互搭配,來達到獲利無上限、並阻斷下方風險的完美融合,勢必兩者都是投資領域的教條,而不是為了短線投機。

請問您聽說的「汰弱留強」是誰說的?是中長線投資領域的贏家?還是投機交易領域的贏家?

請告訴我,有哪一位「投資」大師指導我們該追逐強勢股、汰弱留強?(華倫・巴菲特?查理・蒙格?霍華・馬克斯?約翰・柏格?彼得・林區?班傑明・葛拉漢?約翰・坦伯頓?)並沒有,因為所謂強勢(Relative Strength / Momentum Strategy)是以價格變動來判斷相對強弱,屬於投機交易領域為主,例如 傑西・李佛摩,或 喬治・索羅斯,相對強勢在投機交易領域至關重要。然而,投資領域的教條則是憑基本面、總體面,以及價值,而非股價強弱勢。

你一定要能夠區分投資與投機、中長線與短線的差異,否則你會陷入把投資與投機世界的教條混用,結果產生諸多的矛盾與衝突,績效當然不會好。如同《高手的養成:股市新手必須知道的3個祕密》第2-3「做投資與做投機 策略截然不同」所說的:

許多投資人之所以無法找到投資的聖杯,是因為他們吸收大量「投機世界」中的訊息和邏輯,將之與「投資世界」的邏輯摻雜在一起,混用的結果,一定是失敗收場。因為這兩種世界的哲理和教條是截然不同的。比方說,台股若從萬點跌回9000點的話,投機家會放空獲利、投資家會逢低買進。

你不能什麼神都拜,然後窮極一生,一無所獲,卻怪罪沒有神眷顧你……

願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