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婉琪(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


無庸置疑,創新是企業持續成長的關鍵動能,但講起來容易,過程中經歷的挑戰就如人飲水了。一旦市場開始快速變動,遊戲規則立即改寫,企業面臨這樣的困境,往往因為依循舊規則行事的組織慣性,難以適切的因應變局而逐步為之淘汰。今天就從企業的內部創新談起。

 

在全球化競爭日趨白熱化之下,當前企業不僅需要面對競爭,更要超越競爭,並打破價值與成本抵換的觀念,企業內部機制的創新尤為關鍵。企業有其生命周期,而創新機制的妥善設置會讓企業不斷注入新鮮活力,緊跟市場腳步,為企業的生存發展帶來新的突破和機遇。


但若創新動能未能善加引導,卻也可能擾亂既有的組織秩序,創新未成事小,組織運作受挫事大,適得其反!

 


當年統一在高清愿董事長治理下,往往很快把企業內部的創新部門獨立出去,另外成立子公司。高董事長認為,即便此作法初期造成虧損,至少可以抵稅。讓新創部門獨立,好處遠不止於抵稅,更能讓員工自己當家作主,讓他們真正從老闆的高度思考組織發展與布局,實現員工和企業雙贏。


近期甫上櫃的東捷,也是從原本集團內部的一個電腦資訊部門獨立成立子公司的成功案例。初期貿然讓資訊部門獨立,唯恐接單有問題,新公司難以維持營運,東元集團黃茂雄董事長還承諾集團會優先給東捷三年的訂單,協助維持初期發展,三年後就會逐步減少訂單,獨立的新公司必須得能夠自負盈虧。


從集團獨立出來的好處還有很多,像是能夠直接面對市場,和更多不同業態的組織合作,與其他單位都是對等往來的客戶關係,以實質營收做為衡量組織發展成果,付出的努力能夠化為具體收益等。集團與子公司都能受惠,市場也得到一家能夠提供好服務的公司,形成三贏之勢。

 

 

從《反脆弱》的角度來看,大公司毋寧是堅固的,大企業底下的新創單位則是受堅固所保護的脆弱,承受波動的能力低,一有風吹草動,都未必能夠承受。


企業內部新創,只要母公司本身扛得住風險,新創企業有機會能在母企業保護之下緩步成長,但恐怕其穩固程度仍難以超越大母企業。況且,如今的世道,不少大公司也苦於應對環境衝擊,難有餘力保護內部新創。


從大企業獨立出去的新創毋寧是反脆弱,沒有大企業的堅固為保護,要能夠自己想辦法撐得住市場的衝擊,每天得見招拆招,練就一身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過程,累積出承受市場變異衝擊的體質,甚至能從變異中獲得上檔效益,才是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


面對日益不確定的環境和跨界激烈競爭的市場,真正的孵化,是讓企業內部新創部門盡早獨立面對市場,不要太以組織之力過度保護。建立符合自己企業DNA的模式,從而提高組織決策和運營效率,激活組織效能,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為企業的長效發展做好準備。


(作者是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總經理)